2023.10.11

年年有鰆的鰆魚小教室

文.圖/年年有鰆

年年有鰆的鰆是魚字旁再一個春天的春,為什麼要加魚字旁呢?因為「鰆」指的是澎湖冬季最具代表性的康氏馬加鰆(俗名:𩵚魠),但您知道鰆其實不只有一種嗎?今天的鰆魚小教室,就要來教大家認識澎湖常見的五種鰆。

康氏馬加鰆(俗名:𩵚魠)

學名:Scomberomorus commerson

▍辨識重點
┃密佈垂直於身體的黑色波浪狀條紋,像是斑馬的紋路。
┃側線在第二背鰭有明顯的轉折

於澎湖的冬春季期間會迴游到澎湖周邊海域,也因此時的狀態較為肥美,因此每到冬季𩵚魠價格會飆漲,參考價格為1公斤1000元,公斤數越高價也會越高,且每日價格都會有所波動,我們曾經買過一尾15公斤的𩵚魠,價格為18,500。

日本馬加鰆(俗名:馬加)

學名:Scomberomorus niphonius

▍辨識重點
┃身上有斑點,有七排或共多的縱向斑點:部分斑點會連在一起。
┃頭部在五隻之中,偏短

臺灣馬加鰆(俗名:白腹仔、白北)

學名:Scomberomorus guttatus

▍辨識重點
┃身上有斑點,大多分布在側線上,會有三排不規則分佈的圓形斑點
┃頭部在五隻之中,是偏短的
┃胸鰭在五隻之中,是最短的
┃魚體在五隻之中,是較高的
┃側線沒有明顯的轉折

其實澎湖漁民稱呼的白金指的是臺灣馬加鰆,但近年捕獲量銳減,白金寶座目前是康氏馬加鰆佔據,但價格寶座仍是臺灣馬加鰆穩座,冬季每公斤價格甚至還漲到5000元!

中華馬加鰆(俗名:大耳、疏齒)

學名:Scomberomorus sinensis

▍辨識重點
┃身體散佈大塊深色斑點
┃牙齒銳利、齒縫大:牙齒非常銳利,而且牙齒之間的間隙很大,這也是為什麼牠們被稱為"疏齒"的原因。
┃胸鰭大而圓:相對其他五隻擁有最大的胸鰭,而且呈橢圓形,這也是為什麼牠們被稱為"大耳"的原因。

只要在冬季澎湖新聞看關鍵字「最大尾」,通常指的就是中華馬加鰆,價格雖然不如康氏馬加鰆和台灣馬加鰆,但都是以體型大、重量重聞名,往往都是56公斤起跳,最重甚至可以來到77公斤。

棘鰆(俗名:石喬、𩵚魠舅)

學名:Acanthocybium solandri

▍辨識重點
┃身體有黑色橫帶,與康氏馬加鰆的橫帶相近,因此有時會被誤認。
┃頭部在五隻之中,是比例看起來最長的。
┃側線在第一背鰭有明顯的轉折

俗諺:石喬假𩵚魠。
由於棘鰆的體型與康氏馬加鰆較為相似,兩魚種間的價差、肉質有所落差,也因此會有不肖商人以棘鰆假冒康氏馬加鰆販賣,因而有此俗諺。

圖片來源:台灣魚類資料庫(鄭義郎繪製)

備註:魚種價格僅供參考,請依實際販售價為主。

搭配圖片看會更容易認識鰆魚大家族的常見夥伴!
想要看看康氏馬加鰆本尊的大家也歡迎預約我們每週四的「澎湖魚市場導覽」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Copyright © 2024 年年有鰆版權所有 隱私權政策
crossmenu